首页>资讯中心>自动分液系统在微生物药敏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自动分液系统在微生物药敏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更新时间:2025/08/23 文章来源:新格通达 浏览:13 编辑:boqinglab 搜索看看


微生物药敏试验是指导临床抗生素精准使用的关键环节,但传统手工操作存在耗时、误差大及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随着耐药菌的快速传播,开发高效、准确的自动化药敏检测系统成为研究热点。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作为新一代实验室设备,结合高精度分液技术与智能化流程管理,有望解决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一、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设备与试剂

1、自动分液系统:支持96孔板分液,分液体积范围1-2000μL,精度≤1.5%,具备振荡混匀、回吸防污染功能。

2、药敏试剂:采用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标准试剂,涵盖常见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

(二)实验设计

1、传统手工法:依据CLSI M07-A11标准,人工完成试剂分装、接种及孵育。

2、博清系统法:通过预设程序自动完成分液、加样及质控流程,孵育条件为35℃、18-24小时。

(三)评价指标

1、分液精度:通过称量法检测10μL、50μL、100μL分液体积的CV值。

2、操作时间:对比两种方法完成96孔板药敏试验的总耗时。

3、结果一致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金标准)验证博清系统的MIC值准确性。

二、结果与分析

(一)分液精度验证

博清系统在10μL、50μL、100μL分液体积下的CV值分别为1.8%、1.2%、0.9%,显著优于手工操作(CV值分别为5.6%、3.8%、2.5%)。这一结果表明其高精度分液能力可有效降低实验误差。

(二)操作效率提升

博清系统完成单次96孔板药敏试验的总时间为25分钟,较手工法(42分钟)缩短 40.5%。自动化流程减少了人工干预,尤其在批量处理时优势显著。

(三)药敏结果一致性

与金标准对比,博清系统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符合率分别为98.3% 和96.7%,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其性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四)抗污染设计效果

系统的8通道可拆卸分液模块及紫外消毒功能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连续运行100次后未检测到残留(检测限<0.1μL)。

三、讨论

(一)技术优势

博清系统的气压式液面探测和动态液位补偿算法确保了不同板型和液体粘度下的分液稳定性。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多场景扩展,如真菌药敏试验(需调整接种浓度至2-5×10 CFU/mL)。

(二)临床应用价值

系统与LIS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了数据自动上传和报告生成,符合CLSI M27-A4和 EUCAST E.DEF 7.3.2标准。在急诊场景中,其快速检测能力(如尿液样本3小时出结果)可显著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三)局限性与展望

当前系统对高粘度试剂(如含血清培养基)的分液速度较慢(约15秒/板),未来可通过优化泵体设计进一步提升效率。此外,针对罕见耐药菌的个性化药敏方案仍需人工干预。

博清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通过自动化流程和高精度技术,显著提升了微生物药敏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性能符合国际标准,为临床实验室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未来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有望实现更智能化的药敏结果预测。


▸文章来源:http://www.boqinglab.com


版权所有 新格通达 www.goz.cn 极速建站平台 构站网